点击数:12072023-03-24 09:44:43 来源: 惠州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官网|惠州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科贸职业技术
惠州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
惠州市科贸职业技术学校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1.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2. 学 制:全日制三年
3. 办学层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4. 学历层次:中专
二、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各类企业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又都强烈要求各项活动在法律规制下进行,以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企业和单位各基层部门都需要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员。法律事务专业是为一线工作岗位培养具有基本法律知识和思维,具有法律咨询、民事纠纷调解、民事诉讼代理、中小企业法务等职业能力,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能够胜任基层法律事务一线工作人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准确辨认法律关系的能力、逻辑分析推理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能正确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勤恳、踏实,服务于经济和司法领域的应用型、辅助型法律服务人才。
三、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1、职业面向及人才培养规格总体要求
序号 |
核心工作岗位及相关工作岗位 |
岗位描述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及素质 |
1 |
法律服务机构方向 |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征信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
利用所学法律知识,为社会个行业、各单位和个人提供各种有偿服务 |
准确的法律关系辨析能力;正确的法律运用能力;合理运用证据的能力;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司法文书制作的能力 |
2 |
企业法律事务方向 |
企业的法务人员、法律顾问 |
参与合同和其他常用法律文书的起草与审核、为公司各项业务提供合规咨询、减少法律风险 |
合同管理能力;草拟法律文书的能力;合理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提供法律咨询的能力 |
2、职业能力概述及课程设置
基本素质、能力分解 |
要素描述 |
课程设置 |
备注 |
基本素质 |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基本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 3、健康、活泼、精力充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 |
《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职体育》、《中职语文》《心理健康》等 |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测试合格 |
计算机 运用能力 |
1、具有常见计算机软件操作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
《中职计算机基础》 |
取得大学英语四级合格证书(非外语类专业)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非计算机专业) |
职业道德要求 |
1、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2、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强烈的进取和钻研业务精神; 3、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培养公平、公正、独立、求真的职业道德品质 |
职业核心能力 |
1、竖立正义、平等、独立、公平的法治理念 2、清晰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 3、辨析法律关系的能力 4、对具体法律关系的分析判断能力 5、对具体法律事实的逻辑推理能力 6、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7、熟悉司法流程的能力 8、正确运用法律的能力 |
《宪法学》、《法理学》、《法律逻辑学》、《刑法学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学原理与实务》、《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经济法原理与实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原理与实务》、 |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职业素养 2、为解决实际问题和 3、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
3、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是否必 须取得 |
1 |
婚姻家庭指导师 |
民政部 |
|
否 |
2 |
速录证书 |
信息产业部 |
|
否 |
3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三 |
否 |
5 |
助理物业管理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三 |
否 |
6 |
证券从业资格证 |
中国证券业协会 |
|
否 |
7 |
社会工作证书 |
人事部 |
|
否 |
8 |
秘书从业资格证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三 |
否 |
9 |
办公自动化证 |
信息产业部 |
三 |
否 |
四、主干课程介绍
(一)宪法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了宪法的基本理论,国家性质,国家形式,选举制度,尤其是中国的选举制度,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利用宪法基本原则来分析当代的宪法现象,能够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对于某些宪法性事件进行分析。同时,本课程要求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结合中国现实,发现宪法问题,提出宪法性建议,并树立宪法至上、公民权利至上的观念。同时,由于我国实行宪法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也存在某些迄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积极的建设性思考。
(二)法律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它以宏观、抽象的思维方法对法律现象进行理论思辩。其主要内容为:法的概念、本质及起源,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及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有法与经济、政治、道德、科技、教育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对于法的现象进行宏观、抽象思辩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主要内容;培养较好的法学理论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及研究应用功底。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该课程集实体性、规范性和程序性为一体,分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两部分,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行政诉讼法是保证行政法贯彻落实和发展完善的最重要的程序法,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课程主要讲授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行政主体的类型、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行政行为、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等理论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运用行政法学知识解决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诉讼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刑法学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属于公法,本课程以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总则和分则规定为基础进行展开研究。在刑法总论中,主要阐释刑法的概念、内涵、性质、任务、以及刑法的体系、刑法解释的效力与方法、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概念、刑事责任以及有关犯罪认定和刑罚适用的一般原理、原则和制度;在刑法各论中,主要阐释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概念、构成要件及处罚。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的能力。
(五)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刑事诉讼应遵循的原则,刑事管辖制度、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提高人权保障意识;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掌握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性规定和法律针对某一诉讼行为上的具体规定,为将来从事司法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民法学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属于私法,是市民社会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它以意思自治为其核心理念,强调私主体的自由和权利。本课程以研究民法的一般理论问题为己任,是学习公司法、合同法、亲属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完整的民法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债权、婚姻家庭、继承、知识产权等内容。在教学安排上,设置了民法总论、民法分论两部分,民法总论主要围绕民事法律关系进行编排,具体包括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权利客体、民事行为、代理制度、诉讼时效等内容;民法分论包括人身权、物权、侵权责任等,债法、婚姻家庭法和知识产权单独开设课程。
(七)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民事诉讼法实施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任务、当事人制度、诉与诉权制度,证据制度、第一审程序、上诉程序、特别程序、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的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研究根底,使其能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民事诉讼理论。
(八)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模块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重点介绍市场主体法,市场运行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监督法等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票据法、破产法、证券法、保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险法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打下基础。
(九)合同法原理与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模块课
课程简介:本课程合同法的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合同法总则内容,同时阐述了合同法学的基本理论;分论部分主要根据《合同法》对有名合同的规定,阐述了几种重要的有名合同,主要介绍了合同的概念、性质、订立的内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通过合同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可以了解合同法理论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最大特点在于与企业、经济关系极其密切,应用性非常强,应突出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课程体系设计
(一)各学期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
|
|
|
|
|
|||
|
|
|
|
|
|
|||
专业课程(其中含整周实训课程) |
|
|||||||
|
||||||||
|
||||||||
|
||||||||
|
(二)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
|
序号 |
课程名程 |
课内教学时数 |
学期周数及周课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
总计 |
其中 |
第一学期 20周 |
第二学期 20周 |
第三学期 20周 |
第四学期 20周 |
第五学期 20周 |
第六学期 18周 |
||||||
理论 |
实践 |
||||||||||||
1 |
思政 |
144 |
144 |
0 |
|
|
|
|
|
|
考试 |
||
2 |
历史 |
72 |
72 |
0 |
|
|
|
|
|
|
考试 |
||
3 |
中职英语(1) |
54 |
54 |
0 |
一、二学期开设 |
|
考试 |
||||||
4 |
中职语文 |
144 |
144 |
0 |
|
|
考试 |
||||||
5 |
中职数学 |
54 |
54 |
0 |
一、二学期开设 |
|
考试 |
||||||
6 |
中职计算机基础 |
108 |
|
108 |
一、二学期开设 |
|
考证 |
||||||
7 |
中职体育(1) |
40 |
10 |
30 |
|
|
考查 |
||||||
8 |
中职体育(2) |
40 |
10 |
30 |
|
|
考查 |
||||||
9 |
|
* |
* |
* |
(1) |
(1) |
|
|
|
|
考查 |
||
小计 |
584 |
416 |
168 |
|
|
|
|
|
|
|
|||
专业课 |
1 |
宪法 |
40 |
36 |
4 |
2/15 |
|
|
|
|
|
考试 |
|
2 |
法律逻辑 |
40 |
30 |
10 |
3/15 |
|
|
|
|
|
|
||
3 |
刑法学原理与实务 |
40 |
36 |
4 |
4/15 |
4/18 |
|
|
|
|
考试 |
||
4 |
法理学 |
40 |
38 |
2 |
|
2/15 |
|
|
|
|
考试 |
||
5 |
民法学原理与实务 |
40 |
36 |
4 |
|
4/18 |
4/14 |
|
|
|
考试 |
||
6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
40 |
36 |
4 |
|
|
4/14 |
|
|
|
考试 |
||
7 |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
40 |
30 |
10 |
|
|
4/14 |
|
|
|
考试 |
||
8 |
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
40 |
30 |
10 |
|
|
|
|
|
|
|
||
9 |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
20 |
20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 |
340 |
292 |
48 |
|
|
|
|
|
|
|
|||
1 |
课外综合素质 |
由学生处具体安排 |
|
||||||||||
课外综合素能 |
|
||||||||||||
2 |
实训一 |
24 |
4 |
20 |
|
√ |
|
|
|
|
|
||
|
①案例分析(刑法、民法) ② 即兴演讲 |
|
|
|
|
|
|
|
|
|
|
||
3 |
实训二 |
24 |
4 |
20 |
|
|
√ |
|
|
|
|
||
|
①案例分析(民法、合同法、行政法) |
|
|
|
|
|
|
|
|
|
|
||
|
②模拟法庭——刑庭 |
|
|
|
|
|
|
|
|
|
|
||
4 |
实训三 |
24 |
4 |
20 |
|
|
|
√ |
|
|
|
||
|
①案例分析(公司法、劳动法、婚姻法) |
|
|
|
|
|
|
|
|
|
|
||
|
②模拟法庭——民庭 |
|
|
|
|
|
|
|
|
|
|
||
|
③校外综合实训 |
|
|
|
|
|
|
|
|
|
|
||
5 |
综合实训 |
24 |
4 |
20 |
|
|
|
|
√ |
|
|
||
6 |
专业综合知识测试 |
待定 |
|
|
|
|
|
|
|
||||
小计 |
96 |
16 |
80 |
|
|
|
|
|
|
|
(三)课程结构
类别 |
公共 基础课 |
专业课 |
综合 素能课 |
合计 |
比例 |
学时 |
559 |
340 |
96 |
995 |
100% |
理论学时 |
449 |
292 |
16 |
757 |
70.53% |
实践学时 |
110 |
48 |
80 |
238 |
29.47% |
六、毕业要求
毕业生标准:
1、按规定修满课程。
2、按规定完成了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按要求完成实习总结的撰写。
3、经过集中专业技能训练或实训,达到了学校制定的本专业技能标准。
4、获得计算机一级证书。
5、取得“任一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德、智、体、美考核合格。
达到以上五条要求,方成为合格的毕业生,予以发放毕业证书。